您的位置 : 掘新文学网 > 小说库 > 历史 > 新汉王朝

更新时间:2021-05-07 00:45:16

新汉王朝 连载中

新汉王朝

来源:阅文作者:偃心分类:历史主角:梁铸,程骞

看《新汉王朝》的名字就很吸引人,作为历史风格小说风格特征明显,会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加上偃心的文笔,本文很值得阅读,小说内容:一个艰辛困苦的环境一个万念俱灰的孤独身影,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身不由己一步步卷入王朝争霸的漩涡,在血与泪爱与恨中慢慢挺起单薄的脊梁......永远体会不尽的三国往事,永远揭示不完的真实人性!...展开

《新汉王朝》章节试读: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至后的第四天,一场中雪飘飘洒洒将灵山村四周的群山染白。

走进学堂的梁铸看到百多个孩子兴高采烈在玩雪,心念一动干脆让所有的孩子们比赛堆雪人,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堆好了四个五尺多高的雪人,再用小木片等物装点鼻子、嘴巴、耳朵之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兴奋得围着雪人蹦蹦跳跳起来。

其他四位严谨的先生嘴上不说心里很不乐意,因为上课时许多孩子都注意力分散,不时偷偷留恋地望向窗外的雪人。结果,这个上午挨先生打板子的学生数量一举突破了学堂的历史记录。

程老道费尽力气从南边四百多里外的洋河郡请来的铁匠已经安顿下来,一个匠师带七个徒弟以及跟随他们一起迁来的十几个家属,对灵水村周到细致的安置十分满意。三天前,位于山谷深处的铁匠铺就已经祭祀点火,当天做出的第一件铁器,就是如今挂在学堂正堂门前的铁钟。

原来以为最容易出彩的酒坊反而遇到了想象不到的难题:好不容易解决了蒸馏桶密封的问题,酒的色泽仍然浑浊,梁铸品尝后气馁不已,这顶多不过三十四、五度的酒混浊不堪出品率还出奇的低,大多数只是二十度上下,比市面上的略好那么一筹而已,而且口感和回味与梁铸的期望相去甚远。

又经过十几天的实验,重新调整发酵程序和加强时间控制还是没有多大改观,最后梁铸判定:问题出在酒曲上!

于是从那天起,程老道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泡在酒坊里,不用喝整天都一身酒气,用梁铸的话说是:说让你酒量那么好又懂得那么多中草药又会做药丸子?差点没把焦头烂额的程老道气死。

费力气不费脑子的豆油作坊已经开始赚钱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梁铸“不小心”涂鸦的几张鞋样设计被程老道意外发现,结果在程老道无休止的纠缠下,梁铸心不在焉地指点两句,临走前还建议:要想多赚钱,最好能分工协作,剪裁的专门剪裁,粘贴的专门粘贴,做鞋底的专做鞋底,做鞋面的专做鞋面,最后再缝合成完整的鞋子,这叫最高效的“一条龙”生产。

不久,整个大汉最经济便宜结实耐用的“千层底布鞋”终于在这个小山村面世,款式和花色日益丰富。如今,不单止灵山村的婆娘和闺女们的生活无比“充实”,就连其他三个村的女性也自发组织起来,毅然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制鞋运动”——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供不应求收入日增。

随着灵山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出产增多,益州彭家老号、江东陆家和江夏糜家这几个大商号逐渐习惯于在灵山村停留,采购本地的檀烟香、布鞋、豆油、中草药等特产,同时也运来了农具、铁锭、粮食等物资。如今,梁铸初来乍到栖身的那间毛草房,已经被一座简朴宽敞的有正堂和供过往客商歇脚的客栈所取代——几个村子与外界的交易全部集中在这里进行。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一位大商贾来到这里,与村中三老交谈一番后,送上一份十匹彩绸的厚礼要求拜访巴蜀名士梁铸梁镇宇先生。

三位老人推辞不过,只能忐忑不安地领着客人站在学堂外边等待,之所以不敢入内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梁铸的规矩:授课时间闲杂人等不许入内,初犯者罚钱五千,再犯者取消其家族所有人的入学资格!梁铸自己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恼火之下随口说出的严厉的规定,不但得到了所有人的遵守,还因此让梁铸严谨治学的名声又一次传遍益州。

两短一长的钟声过后,学堂里响起了孩子们的笑声。接到村老小心的通报,梁铸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见上一面。梁铸知道这几个老人都一大把年纪了,整天挤出笑容和外面的商贾打交道的确不容易。

走出院门,梁铸首先看到一位头戴士子冠、身穿一身貂领宝蓝色长袍的青年人含笑向自己致礼:“徐州糜扬糜子清拜见镇宇先生,打扰先生的清静了。”

梁铸看着眼前这个清逸从容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出商贾世家子弟惯有的痕迹,于是微微一笑客气回礼:“糜兄过奖了!山野村人不堪先生屈身造访,失礼之处还请糜兄原谅,院外风寒请移架入内一叙,请!”说完谦让地引路进入正堂。

正堂中间摆放着一个大火盆,大家又谦让一番分宾主坐下。糜扬稍作打量,看到左侧墙边树立着的一长溜书架上全都是书籍,估算一下至少千册之多,不禁吃惊地叹道:“先生的藏书如此之多,远远超出了寻常的书院,难得难得!”

梁铸神色平静地解释:“子清兄见笑了,这些书籍大多是四周各村乡亲外出行商时尽力收罗回来的,说实话,其中的大半本人连碰都没有碰过。”

“这……”糜扬不可思议地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镇宇兄果然是个妙人,看来还是糜扬太过执着于名利了!哈哈,谢过先生,糜扬今天受教了!”说完坐正身子给梁铸恭敬地行了个礼。

梁铸将糜扬的一切全都看在眼里,心里不禁对这个糜家商号的年轻代表暗暗赞叹,情感上也觉得亲近了些:“不敢!还请糜兄不要如此客气。请问,当今刘豫州座下从事、大贤糜竺糜大人可是糜兄本家?”

“先生见识广博令人佩服,不瞒先生,糜竺正是在下的族叔,与二叔糜芳一同在刘使君帐下效力。”糜扬看到梁铸丝毫没有时下所谓的名流那种对商人的不屑,相反还尊称自己的族叔糜竺为大贤,心里感激之余神色越发敬重:“自从我糜家被迫离开徐州之后,几经辗转只能偏安于江夏一隅,家业已今不如昔,糜扬鲁钝无才无德只能侧身于商贾之列,倒是让先生见笑了!”

梁铸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糜兄过谦了!梁铸虽然足不出户孤陋寡闻,但也时常听到乡里和过往客商对穈氏家族由衷赞叹,说如今大汉天下东到大海西到凉州,南到交趾北到草原,无处不留下糜家商队的车辙,由此可知,糜家哪怕离开了徐州,又何尝衰落过?再说,时下所谓的大贤太重于礼教承袭,观念极其守旧,殊不知天下本来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如此浅显的道理岂能漠视?有何理由看不起商贾?糜兄前途无量千万不要自贬!”

一席话让糜扬激动万分,一时间呆呆看着梁铸说不出话来。梁铸见状突然醒悟,暗自后悔自己太过冒失,连忙从炭火边提起陶壶给糜扬续茶,轻轻把话题引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上来,两人不久就谈得兴致盎然颇为投缘。两人沟通了一下年纪糜扬比梁铸小一岁,于是在糜扬热情的坚持下互以表字称兄道弟。

梁铸盛情的挽留糜扬共进午餐,席间,糜扬对梁铸拿出的酒赞不绝口,得知此酒是本村经过无数次失败耗费数月时间刚刚酿制成功时,出于商人的敏锐嗅觉糜杨立刻提出要求:“镇宇兄能否帮小弟说个情,小弟打算包销此酒,价钱方面好商量!”

梁铸虽然喝了半斤,但丝毫没有失去应有的戒心:“哈哈,子清果然是商界奇才,不过不能如此抬举愚兄,这事乃村中事务小弟帮不上忙啊!除了教书,愚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如等会子清找村老们一起商量吧。”

糜扬脸上露出一丝失望,转眼又笑容可掬地说道:“看来是小弟太着急了,不过小弟心里早有一个打算,就是在此地买下一块地皮,在这条重要的汉川官道上建一座糜家商行的中转仓库,等会就将两件事情一起和村老们商量吧,哈哈!”

梁铸心里一惊,一种不好的预感浮现脑海,脸上却微笑着不紧不慢地问道:“子清有这个想法是件好事,只是本村好像再也没有足够大的地皮了吧?再者,从荆州入川走水路不是比陆路方便吗?按理说船运更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啊。”

“哈哈,镇宇兄有所不知,如今水路江贼横行诸多客商望而却步,其次是每经过一个官府设置的关卡就被狠狠盘剥一次,因此走陆路更安全节省。一年来小弟经过此地已有数个来回,心里早已有了主张。”糜杨说到这侧过身向门外偏东方向一指:“在本村迎客堂对面的官道右侧,有一片大约五十亩的乱石凹地,坐落于两座矮山之间,小弟只需向县衙门缴纳一笔钱财,再雇用数百民壮,不出三个月就能建好一座像样的货栈,哈哈,到时恐怕常来镇宇兄这叨扰了。”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